首页>>汽车 >>内容

腾讯广告效果怎么样,腾讯广告翻车

发布时间:2023-10-03 18:55:09编辑:温柔的背包来源:

腾讯广告效果怎么样,腾讯广告翻车

很多朋友对腾讯广告效果怎么样,腾讯广告翻车不是很了解,每日小编刚好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今天就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昨天上午9点,朋友圈开始流传一则信息流广告。嘿,出什么事了吗?奥迪Q8的朋友圈广告为什么嵌入了菲尼迪QX50的视频?敏感的汽车人立刻给出了——的经验判断。肯定是奥迪广告的代理商给错了腾讯广告素材,然后腾讯广告未经审核直接投放。嗯,肯定是这样!

敏感的媒体人立刻意识到,这么大的乌龙,会在爱凑热闹的汽车圈引发连锁反应。事实并非如此。在沃尔沃“投我们一票”的带动下,威马、宝沃、大乘、吉利、猎豹、广汽三菱、首汽租车、东风风光等一大波车企举起“1”字旗来凑热闹,就连ABB里的老搭档也天天跑奥迪的奔驰。

从昨天下午2点开始,事情就朝着娱乐化和群体嘲讽的方向发展。在一众车企的嘲讽中,奥迪对第一辆“想打广告”声音最大的沃尔沃汽车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大家都在等待3354等奥迪的态度,英国和菲尼迪的态度,腾讯广告的态度。直到下午16:09,腾讯广告响起,并通过官方微博给出道歉信。它是这样说的。

在这封盖章版的官方道歉信发出之前,朋友圈里就流传着这样一封“非官方”的启封版。据说,敏感的营销人员立即获得了几个关键信息。第一,这是奥迪投放的宁波区域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其次,非官方道歉信中提到,这则广告在9点到10点半的一个半小时内被曝光3959次,花费202元(平均5分钱/次)。官方道歉信删除了这些细节。

第三,腾讯广告(或与服务商共同)承担广告费等相关损失。第四,腾讯广告将加强对服务商的管理,严格执行审核标准。

哇,看到这个,瞬间觉得值了。宁波的一个区域广告,只花了202元,居然收到了全国网络传播的效果。昨晚成功上微博热搜——#腾讯广告致歉# #奥迪广告受损# #腾讯回应朋友圈广告翻车# #奥迪广告去英国和菲尼迪# 7788,总阅读量突破2亿!天啊,这波操作是666!

紧接着,17:41和18:25,奥迪和英菲尼迪也分别做出了“今天,我们要宽容”和“理解你,兄弟”的表态。如果说上面两个是官方的态度表达,那么下面“你好,我的好兄弟”的温馨互动,就是车企朋友圈爱的典范。然后今天上午9:05,喧嚣渐渐平息后,奥迪官方也给出了正式的说法。

原本的广告乌龙事件,也演变成了两家车企运作下联合营销的例子。这真的是3354。操作猛如虎,花费不到250。几家汽车厂商都对奥迪的微笑充满热情。

梳理完事件的发展,我们就不想再谈“如果老板给你200块钱,如何做一次惊天动地的营销活动”这个话题了,因为稍微有点营销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案例。我们要分享的是很多车企或者品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沟通出现错误,我们该怎么办?从奥迪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方式来看,至少可以参考以下几点。首先,是反应节奏。

在传统的危机公关中,有一个“黄金24小时”法则,认为面对危机,品牌必须在24小时内做出反应,但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件事有4个小时的发酵时间。

所以从时间上看,奥迪的反应是及时的,有节奏的。从9: 00到10: 30,从下午14: 00到17: 00“宽容”到19: 00与英国和菲尼迪“用爱拥抱”,再到今天上午9: 00发布官方声明,只用了一个半小时。由此可见,整个奥迪公关团队在危机发生的24小时内,完成了一波高效有序的工作。

他在用“爱”的语言化解一场乌龙化为无形的事件的同时,用一份郑重的官方声明,表达了“坚决抵制借机闹事、恶意摸黑的行为”的坚定态度。

这也给所有品牌提供了一个参考:在盖章声明出来之前,品牌不仅“沉默”,在复杂的审批过程中也不容易通过文字影响事态的发展。但对于这种非“硬伤”的危机,完全可以用包容的态度和相对宽松的言辞延缓事态的恶化,等到决策结果出来后,官方再宣布立场。二是明确责任。

不管各方态度如何,这件事的本质还是一个错误的广告,这一点毋庸置疑。

说实话,目前我们还无法判断腾讯广告官方声明的真实性,但仅仅针对盖章的声明,就将责任归咎于“腾讯广告及服务商”还不够大气。截至目前,我们没有办法追溯到昨晚16: 00到今天早上9: 00腾讯广告与奥迪的对话和拉锯战。但就奥迪官方声明明确表示“由于腾讯相关方的疏忽”,责任已经划得很清楚了。

这也是我们想说的。出现问题时分清责任很重要。是对自己问题的勇敢承诺,也是有理有据的说明不是自己的问题。你既不能把责任推卸给“临时工”,也不能吃黄连。第三,是平躺姿势。

我们已经看了太多BBA的日常生活。从“过五关斩六将”开始,我们就知道奢侈品牌的山头是不容易跨越的。奔驰宝马奥迪一起玩的时候,绝对不会带沃尔沃英菲尼迪这样的二线豪华品牌。这一次,面对沃尔沃突如其来的嘲讽,奥迪主动提出“你的想法我已经知道了,以后再给你回复”,用一句桃心的回应将硝烟化解于无形,并没有针锋相对的相互回应。

沃尔沃,或者说在盖楼跟风的其他品牌,表面上是“滴滴事件”的一波,实际上是拿自己的地盘给奥迪搭起了表演的舞台。毕竟在成千上万的评论和赞中,奥迪是最火的一个。至于被奥迪“打飞”的菲尼迪,双方从你的甜言蜜语中收获了不少流量,真是双赢。写在最后:

互联网时代,热度来的快去的也快,活动应该在今天落下帷幕。对于媒体来说,面对这次乌龙事件,我们可以津津乐道漂亮的危机公关手段,但对于广大网民来说,明天的注意力已经迅速转移。所以,放松,我们走吧!

以上知识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