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内容

人工降雪可以多大范围,人工降雪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3-08-15 18:30:06编辑:温柔的背包来源:

人工降雪可以多大范围,人工降雪多少钱

很多朋友对人工降雪可以多大范围,人工降雪多少钱不是很了解,每日小编刚好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今天就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距离2018年平昌冬奥会开幕还有442天。虽然平昌被称为韩国的“雪都”,但雪的总量和质量都不足以举办一届成功的冬奥会。

2018年平昌冬奥会开幕前442天,本报记者应组委会(POCOG)邀请来到韩国江原道,详细了解冬奥会筹备进展,参观了平昌山脉和江陵海岸,首次体验了冬奥会——冰壶这一正式赛事,采访了单板滑雪跳台世界杯决赛,见到了正在平昌取经的中国“冰雪公主”李妮娜。平昌2018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8年2月9日至25日在韩国平昌、江陵和京山的12个场馆举行。

比赛分为7个比赛项目,15个赛事,102个赛事。平昌冬奥会将是历史上女运动员人数最多的一届,也是赛事历史上混合项目最多的一届比赛。

平昌付娜去年花60万买的雪够用今年的雪吗?质量是否符合比赛要求?这是每一个冬奥会主办城市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虽然平昌被称为韩国的“雪都”,但雪的总量和质量都不足以举办一届成功的冬奥会。

亚洲上一届冬奥会可以追溯到1998年的日本长野。当时滑雪场严重缺雪,当地人都去千年寺祈雪。但雨下得很大,雪面上的雨水冻了一层硬壳,增加了比赛的潜在风险。此后,国际奥委会越来越重视冬奥会申办城市的造雪能力。2014年索契冬奥会,体育场附近修建了大型储雪设施,储雪量达45万立方米。仅此一项,俄罗斯人就多花了近4600万元。

此外,组委会从美国、中国和瑞士购买了500套造雪设备,利用附近的水力资源,随时将9万立方米的水变成雪,足以覆盖500个足球场0.6米的比赛用雪。

根据韩国今年年初《每日经济》的报告,朝鲜半岛近年来受极地气候影响,降雪量大幅减少。平昌冬奥会期间恐怕需要依靠人工降雪。韩国气象厅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韩国冬季城市的降雪量呈下降趋势。随着平昌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韩国政府不得不将“囤雪”提上日程,这也是国际奥委会总结举办索契冬奥会的经验后提出的建议。

平昌冬奥组委发言人白柔透露,比赛期间雪上项目的雪供应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付娜,二是依靠提前储存的天然雪。单板滑雪跳台测试赛正在平昌Alpinia体育公园举行,但这段时间当地没有大规模降雪,除了比赛的跳台和练习场,其他地方都很难发现积雪。

原来,比赛时用的雪早在今年3月就囤积起来了。平昌冬奥组委在雪上项目所在的平昌山综合体内的山上修建了两个用于囤积雪的“仓库”。经过这次竞争,估计两个仓库分别有50%和30%的储备。乘坐组委会的大巴穿行在平昌山脉的场馆时,随行工作人员卢焕熙突然指着林中闪烁的设施对记者说:“你看!那些是储存雪的地方。

“记者经过跳台比赛场地时,还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用造雪机造雪。

从今年12月到明年4月,江原道将举行22场冬奥会和残奥会测试赛,其中12场是雪上项目。在测试赛进行的同时,平昌冬奥组委将开始囤积积雪,这意味着2018年冬奥会期间的部分积雪将来自2017年初。此外,经过计算,平昌冬奥会人工造雪成本达到20元/平方米,整个赛事期间需要人工造雪约25万平方米,每次造雪成本达到60万元。

目前平昌冬奥会预算紧张,但组委会已经为造雪预留了足够的钱。

李妮娜去平昌学习奥运会。去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平昌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中日韩三国应在奥运会筹备工作中进行更紧密的沟通,这可以给亚洲带来“未来合作与财富的愿景”。自今年9月以来,这三个城市的奥组委在平昌举行了首次联席会议,并将于下月再次举行会议。

白柔透露,目前三方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满足国际奥委会对节俭办赛的要求。“国际奥委会不建议我们新建太多场馆,因为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率不高。我们原本考虑建造临时场馆,并在奥运会结束后拆除,但国际奥委会希望我们将冬奥会遗产留给平昌。”

在会见媒体之前,韩国工作人员出卖了一个秘密,他们透露会议的第二部分将有北京冬奥组委的代表参加。记者有一段时间很疑惑,为什么来韩国了解平昌冬奥会筹备情况的时候会有北京的客人?

两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银牌得主李妮娜的出现让中国媒体大吃一惊。原来,她的身份是作为北京冬奥组委代表来到平昌的,明年初她将前来开始第二次学习。这说明中日韩三国奥组委为了双赢的目标互相学习。

作为2022年冬奥会申奥形象大使之一,有着“冰雪公主”美誉的李妮娜现在是北京冬奥组委成员。她和她的同事马西强以及另一位同事将争夺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运动经理的职位,结果预计在明年7月。“去年陈述的心情和参加奥运会一样。现在一切从零开始,我即将有一个新的身份。我是来平昌向组委会学习的。我要学习很多基础知识。

”李妮娜透露,奥运会上各个项目的体育经理人是由国际奥委会、项目所在单项国际体育组织以及主办城市奥组委共同落实人选的,这个岗位直接与两个国际机构对接,也需要把参赛运动员的需求反馈到属下的场馆负责人和交通负责人,在奥运会期间起到桥梁的作用。除了无障碍的英语沟通后,更需要的就是候选人对运动项目的熟悉。

马喜强补充,如果人选不理想,国际奥委会是有权否定并且重新指派的。这几天,李妮娜与马喜强一直在观摩平昌冬奥组委会相关雪上项目体育经理人的工作。得到启发的同时,他们也要把这些内容带回北京,让更多的同事了解冬奥组委的运作情况。

财政专家助阵解决财政困难

门票最低120元均价超800元

2018平昌冬奥会总预算分成组委会运行费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约合人民币670亿元,组委会运行费用包括IT基础设备,运行场馆费、文化活动以及人工费等,这部分开销本来预计129亿元,但成百柔透露,由于超出预算,将追加6亿元人民币。

今年5月,平昌冬奥组委原主席赵亮镐宣布辞职,随即韩国前产业资源部长官李熙范获得相应的提名。“李熙范主席是一位财政专家,他的就任也是为了解决相应的财政问题。”成百柔解释,尽管韩国目前政局复杂,但政治与体育处于不同领域,所以这对平昌的筹备工作不会构成太大的影响。

韩国首都首尔深受亚洲游客欢迎,平昌冬奥组委也希望人们对首尔的喜爱可以辐射到江原道地区。但记者发现,抵达当天从仁川机场乘坐大巴全程高速的话,至少需要3个小时才能抵达平昌冬奥会场馆群。预计连接仁川国际机场到平昌的高铁将在明年6月竣工,在11月完成检测后,将从明年12月开门迎客,届时从首尔到平昌或者江陵地区仅需90分钟。

交通便利之后,平昌以及江陵两个地区的场馆群在奥运会后的再使用率将大增,平昌一直是滑雪胜地,而江陵地区的阳光碧海预计会吸引大量游客。

平昌冬奥组委最后确定本届冬奥会的最低票价为120元,一半的门票价格将在500元左右,整个冬奥会期间的平均票价接近840元人民币。韩国人认为,这个价钱对于冬奥会来说不算高,而且除了来自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与地区之外,也需要吸引欧美冰雪爱好者前来观赛。

目前平昌与江源的总人口不到30万,要指望当地居民成为门票购买主力并不现实,“这也是我们邀请中国媒体到平昌来的原因之一,我们希望你们在经过采访之后增加平昌的美誉度,回国把行程中的美好回忆与读者分享。”卢焕熙告诉记者。

以上知识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