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 >>内容

养殖鱼技术和方法? 养殖鱼技术

发布时间:2023-08-31 00:27:29编辑:温柔的背包来源:

网上有很多关于养殖鱼技术和方法?的问题,也有很多人解答有关养殖鱼技术的知识,今天每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内容导航:

一、养殖鱼技术和方法?

二、养各种鱼的养殖方法

一、养殖鱼技术和方法?

养鱼技术和方法可根据不同鱼类的生长习性和养殖环境进行选择和调整。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养鱼技术和方法:

1、筛选鱼种:选择耐污染、耐寒耐热等适合当地养殖条件的鱼种。

2、确定养殖池塘:选择透光率高、水质好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塘。每个池塘的面积和深度应根据鱼种确定。

3、维护养殖水体:保持水体清洁,避免过量施肥或使用过量化肥。

4、调配饵料:不同的鱼有不同的饵料配方,需要根据鱼种和养殖阶段添加。

5、控制养殖密度:合理控制鱼类密度,避免过度捕食,污染水体。

6、控制水质环境:养殖池内的温度、pH值、含氧量、颗粒物等必须合理控制。

7、加强病害预防:开展鱼病普查,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8、不同年龄的鱼分开:不同年龄的鱼之间可能会有竞争,所以要分开。

9、及时进行间苗:在养殖初期,应适当间苗,以留下质量较好的鱼苗。

10、分选捕捞: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后,要及时分选捕捞,降低密度,避免过度打斗而窒息。

二、养各种鱼的养殖方法

四大鱼类养殖技巧一、 四大鱼类养殖地点选择成鱼养殖通常选择5至10亩左右的长方形或多边形鱼池。养殖青鱼、草鱼的最佳水深为1.52m,鲢、鳙鱼的最佳水深为1.41.6m。鱼池的最佳朝向是东西向,通风、阳光充足。进水口和出水口呈对角分布。底部略高于出口。坡度比为1:100,有利于自然充氧。鲢鳙鱼池底需有20厘米深的淤泥,青鱼、草鱼池底无淤泥即可。 二、 四种常见鱼苗的鉴别刚孵出的幼鱼一般称为水花。按季节分为“春花”和“夏花”两种。一般来说,春季花卉的成活率高于夏季花卉。 “四大鱼”的水花鉴定可概括为“绿驼背”、“鲢鱼灰体”、“草橙红”、“鳙鱼暗色”。具体鉴别方法是:青鱼头尖,体、鳍呈灰黑色,鳞片不明显;鲢鱼体色银色,头部比鳊鱼小,胸鳍尖端仅到达腹鳍基部;草鱼体色淡黄色,口鼻部钝圆。有清晰的刻度;鳙鱼身体黑色略带黄色,头部较大,胸鳍尖端跨过腹鳍基部。当四大家族鱼的水花长到一寸时,称为寸片,即可作为鱼种。 三、 苗种的选择和放养1、鱼种的选择成鱼养殖中,通常应选择颜色鲜艳、肌肉丰满、个体体重无病伤、规格整齐、游动活跃的鱼种。反之,如果体色较深、体形瘦弱、游动缓慢的鱼种则不宜作为养殖品种。 2、鱼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及具体方法(1)放养前的准备放养鱼种的鱼池分为精养池和粗养池两种类型。未饲养成鱼的粗养池塘在放养鱼种前必须充分清洁和消毒。养鱼一年以上的集约化池塘要充分疏浚,为鱼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2)具体方法:如果主要饲养鲢鳙鱼,应在清塘消毒后12天施基肥。磷氮比一般为5:2,即养殖池每亩施过磷酸钙50公斤,碳酸氢铵20公斤。约25公斤草木灰用于水质施肥。如果主要草鱼在清塘中饲养7天,就可以添加鱼种。如果池塘是精养池塘,施肥前应彻底疏浚,只施少量磷肥和草木灰。冬季放养鱼种的池塘水深不应低于1.8m,以利于越冬保暖;春季放养时,如果有可靠的水源,初次注水深度不要超过80厘米,以便水温快速上升,鱼儿吃饵。 四、 苗种配放1、鱼种的放养和混合鱼种的放养需要根据主要鱼种进行混合放养。在非流水养殖条件下,不宜增加放养密度,以免影响商品鱼的规格和品质。并降低养殖效率。如果主要饲养草鱼,一般需要按16:7的比例混养鲢鳙鱼苗(即每亩草鱼苗800尾,鲢鳙鱼苗350尾),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收获期间。 2、鱼种放养时间。四大鱼类的放养方式和具体放养时间主要由水温决定。南方一般采用春季放养模式,即3月5日至3月15日放养鱼种。此时水温在610,四大科鲤的活动比较弱,容易捕捉,作业时可减少对鱼体的伤害。 五、 成鱼养殖池塘管理1、清塘,去除杂质。四大鱼种放养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清塘、去除杂质、给水体施肥,同时要匹配主要鱼种与其他鱼种的放养比例。具体操作步骤为:抽水——清除杂质——疏浚——撒生石灰消毒——注水——施肥——喂鱼苗。即先排干池水,清除野鱼和部分污泥,每亩撒生石灰150公斤。 7天后可注入0.8m深池水,并施腐熟粪便250~300kg/亩作为基肥,将鱼苗晒干12天左右后放出,以促进鱼苗提早开始摄食。或增加食物摄入量。 2、早施饵料、施肥。主要目的是快速满足成鱼的营养需求。

当水温达到6~8时,鲢鳙亲鱼池必须快速施肥,使饵料生物快速繁殖生长,改善水质。同时可根据水色适当追肥。养成“看水色、看天气、看鱼活动”决定施肥量的好习惯。 看水色,关键要把握四字原则:即水体的“肥”、“活”、“嫩”、“凉”。首先检查水色是否鲜嫩淡黄绿色,透明度是否高于25cm,水体颜色是否在1天内有较多变化。如果一天有3次以上的变化,说明该水体是最适合鱼种生存的繁殖水体,不需要再投入饵料和肥料; 看天气,即是否有可能出现炎热天气或大雨。是否会有温度突然变化的情况,避免水温突然变化可能导致鱼感冒; 观察鱼的活动是指观察鱼是否出现漂浮或呆滞的现象,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 饲喂一、饲喂量及饲喂计划(1)饲喂量一般可通过公式计算。即年投喂量=池塘内鱼类产量饲料百分率饲料系数鱼池面积,计算公式:Q=PrKA 式中:Q——某种饲料的年投喂量(公斤); P——池塘中鱼的产量(公斤/亩); r——该类饲料的比例(%); K——该类饲料的饲料系数; A——鱼池总面积(亩)。 (2)饵料用量的确定。全年各月的投喂计划主要根据水温、鱼体生长情况和饲料供应情况制定。鱼的摄食量通常与水温的变化呈正相关,与饲料系数和鱼的体重呈负相关。即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水温越高,摄食量越大,鱼的生长就会显着。反之,则超过或低于适宜温度。那么饵料的用量就要减少。主要要遵循“早开始喂”、“晚停喂”、“抓中间”、“两端带”的投喂规则,即在鱼出苗的季节投喂细青饲料。吃得旺盛,长得最快。南部属亚热带气候,鱼类适宜温度季节为5月下旬至9月下旬。 5月前、10月后饲喂饲料比例应相应减少,1月至3月不宜饲喂饲料。每日投喂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和鱼食情况确定。具体方法:颗粒饲料的量应在20分钟内被鱼吃完;糊状饲料的量以鱼在1小时内吃完为宜,最好在一天内吃完;每天应吃青饲料,避免污染水质;如果放入青鱼饲料(如螺蛳、蚌、蛤蜊等),则没有数量和时间限制,下次投喂前即可吃完。 根据天气确定投喂量:如果水温适宜、天气晴朗、水中溶氧高,应适当多投喂;否则应少喂或不喂,以免污染水质。 根据水质情况确定投喂量:如果水气味清新、清爽、透明度高,鱼儿活跃活跃,则应适当投喂;否则,少喂或不喂。若水质已被污染,应立即清除腐烂物,启动增氧机,并补充淡水,以改善水质。 2、各种养殖鱼类的饲料及配制(1)草鱼为草食性鱼类,是南方各县养殖的主要常规鱼类。苗期和商品鱼阶段以浓料为主,绿料为辅,成鱼养殖阶段以绿料为主,浓料为辅,即“两端精,中间绿”。由于南方县主要采取春放方式,黑麦草、苏丹草等饲草应在上年年底前播种。 3月鱼入池时,因水温较低,应投喂少量精料或青饲料。致010-630 25个月后,由于水温已超过15,可适当增加精青饲料的用量。

5月下旬至9月上旬,水温一般为24-29,达到最适温度。这时草鱼的摄食量最大,生长也最快。应投喂大量精制青饲料,以使其快速达到商品鱼规格,快速上市,降低养殖密度。为小草鱼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10月以后,气温下降,应尽量少喂饲料,直至年底钓鱼。 (2)青鱼是肉食性鱼类,是四大鱼类中的贵族品种。成体阶段以螺、蛤等贝类为主食,精饲料为辅。 2月至3月,幼青鱼很小,由于没有大量的螺、蛤等贝类,需要喂少量磨碎的青饲料,避免水体污染。当青鱼体长达到16.5厘米时,可将螺、蚌、蛤等贝类碾碎投喂,同时投喂少量磨细精矿。当青鱼体长达到23厘米以上时,除喂碎螺、蚌、蛤外,还应适当喂小螺、蛤。 7月应大量投喂螺蛳、蛤蜊。 9月上十天后,大多数鲱鱼的重量已经超过0.5公斤。塘内的螺、蛤等资源极其丰富。要抓紧投放精饲料,促进其快速生长。生长。 10月底至次年2月,由于水温下降较快,应减少饲料投喂,以免污染水质。三、饲料饲养方法及饲养日常管理(1)饲料饲养方法。均应遵循“定性”、“定量”、“定时”、“定位”四个原则,即饲料的质量要符合饲喂要求,饲喂量要严格按照按公式Q=Pr KA计算的量,需要建立固定的食桌,坚持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喂食。具体方法与亲鱼、鱼种相同。 (2)池塘的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塘,观察塘内鱼类动态。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黎明时观察池塘里的鱼是否有浮头;中午观察鱼的活动和进食情况;晚上检查全天的饮食情况,看是否有浮头的迹象。 7-9月天气突变时,应在半夜0-3点左右巡塘,及时防止鱼群严重浮头死亡。 搞好池塘环境卫生,及时消灭病害,平日随时清除池塘内残留的杂草、残饵、死鱼等杂物,以免污染水质;每15天对美食场、饲料台进行消毒清洁,全池泼生石灰浆,用漂白粉挂袋。如果池塘卫生不好,就会导致水质恶化,引发鱼病。

以上就是关于养殖鱼技术和方法?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养殖鱼技术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