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 >>内容

研究人员发现华南珠江下游反复发生特大洪水

发布时间:2024-01-29 09:04:52编辑:可爱的眼神来源:

河流洪水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珠江是中国南方最长的水道,特别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密集的下游河段,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容易遭受洪水侵袭的地区之一。

研究人员发现华南珠江下游反复发生特大洪水

2000年来,珠江流域共发生400多起重大洪涝灾害。模型模拟甚至表明,未来地表变暖可能会增强该地区极端降雨的强度和频率。

为了评估对未来特大洪水的预测,由郑卓教授(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宗永强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试图重建珠江下游地区特大洪水的详细历史。

论文《全新世千禧年规模的特大洪水事件表明ENSO驱动的极端气候变化》发表在《科学中国地球科学》杂志上。

在这项研究中,陈聪和他的研究小组报告了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县一系列白色至灰色粘土层与富含木材的泥炭沉积物的强烈互层。通过剖面对比、沉积分析和放射性碳测年,他们确定了过去 6000 年的 7 个厚度为 5-40 厘米的粘土层,被解释为洪水沉积物(指定为 FL1-FL7)。这些洪水平均重现期约为855年,平均水量估计是1915年7月百年一遇的夷茅洪水的1.5倍。

中国洞穴δ 18 O数据和较高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频率表明,与这些大洪水相关的气候背景与亚洲夏季风减弱的时期相匹配。

因此,作者认为珠江下游地区过去的特大洪水可能是由夏季风减弱和ENSO增强引发的。这一机制越来越多地被现代气象观测所证实,这意味着未来在ENSO振幅增强时期,中国南方可能面临着千年一遇的洪涝灾害的重大风险。

通过花粉分析来揭示水松湿地森林的历史。水松树从 5200 年前开始逐渐扩张,在 4200 年前的 FL3 事件后成为主导。然而,湿地森林在2100年前突然减少,恰逢集约化水稻农业兴起。

天然湿地是早期稻田水稻种植的理想场所,水松在东南亚的消失就是早期水稻农业如何影响某些特有物种的一个例子。

最早的 FL1 洪水与丁斯山文化的消亡同时发生,距今约 6000 年前。特大洪水在一些著名的故事或古老的传说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珠江流域,龙母被崇拜为水神和防洪的保护神。这种崇拜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21-207年),与FL5洪水的时间顺序相符。

FL7洪水恰逢宋代当地珠江西岸开始修建堤坝。作者认为,反复发生的特大洪水对珠江流域当地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显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