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 >>内容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3-08-04 15:22:28编辑:温柔的背包来源: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

很多朋友对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不是很了解,每日小编刚好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今天就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居安思危,戒奢俭用就是在舒适的环境中,想到可能的危险,戒奢俭用。从《谏太宗十思疏》。和平时期的中性词,居:在。想:想一想。在舒适的环境中,想想可能的危险。意思是提高警惕,预防灾难。戒奢俭用,就是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有远见的人积极倡导节俭,努力避免铺张浪费,以身作则。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在贞观十一年(637年)写给唐太宗的一封信,意在劝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俭用,积德积义。唐太宗,即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开明君主之一。他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繁荣,史称“贞观之治”。“十念”是奏折的主要内容,即十种值得深思的情况。

“术”即“奏术”,是古代臣子对君主议事的一种说话风格,属于议论文。创作背景:唐太宗李世民,随父李渊抗击隋朝,生活俭朴,建树颇丰。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贞观。贞观初年,他吸取杨迪倒台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施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了。再加上巩固边防,内外无物,唐太宗渐渐骄横忘本,大修寺庙宫殿,广泛寻宝,四处游历,浪费人钱财。魏徵对此非常担心。他清楚地看到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贞观十一年(637)三月至七月,《谏太宗十思疏》为二疏,故又称“时政二疏”。

唐太宗顿时慌了神,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已经由谏变。这篇文章被太宗放在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徵又去《十渐不克终疏》,指出唐太宗行为的十个方面不如早期谨慎,被唐太宗写在了屏幕上。

以上知识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