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 >>内容

单位负责人指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07 18:10:25编辑:温柔的背包来源:

单位负责人指的是什么

很多朋友对单位负责人指的是什么不是很了解,每日小编刚好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今天就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单位负责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单位负责人主要有两种:一是单位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二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负责人,特指代表法人单位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主要有两类:一是单位法定代表人,是指代表法人单位依法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如国有工业企业的厂长、经理,公司制企业的董事长,国有机关的最高行政官员;二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具体指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如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人等。

毫无疑问,单位负责人如果违反《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应该受到相应法律的处罚。但法律规定的单位负责人的具体责任形式,主要是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督促单位负责人更好地执行《会计法》的规定,切实履行保证单位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责任。因此,单位负责人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才能顺利完成法律赋予的职责。

1.依法建帐。设置账簿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考核经济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基础。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单位从成立时起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系统有效地进行会计核算。2.认真培养会计人员。多年来,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除了单位负责人指使会计人员作弊外,还有专业水平低、业务不熟、会计处理无意识失误等。

3.遵守记账规则,制定内部会计制度。设置会计账簿和进行会计核算必须遵循基本规则。《会计法》从我国会计工作的实际出发,各单位建账核算应严格遵守,不断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数据质量。

当然,《会计法》关于记账规则的规定并没有涵盖所有具体的会计业务。各单位需要在不抵触《会计法》的前提下,依法结合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制定内部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制度。

4.加强内部监督和控制。会计和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计质量就难以保证,会计监督脱离会计过程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单位负责人要努力把会计监督落实到会计核算中,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因此,应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督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会计相关业务的程序及相关人员和责任,从而规范会计行为,控制风险,防止舞弊和差错。

5.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人员以《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为准则,做好会计工作,不得指使、授意会计人员弄虚作假。一方面,会计人员要努力学习,掌握会计法律和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另一方面,要积极向单位负责人和其他销售人员宣传会计法律法规,并向单位负责人汇报,取得他们对会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知识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