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 >>内容

sd5000变频器使用方法,浅谈变频器的选用

发布时间:2023-08-03 10:58:10编辑:温柔的背包来源:

很多朋友对sd5000变频器使用方法,浅谈变频器的选用不是很了解,每日小编刚好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今天就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sd5000变频器使用方法,浅谈变频器的选用

本文主要是对SD5000变频器的介绍,并重点详细介绍了SD5000变频器的使用以及变频器的选型。

SD5000逆变器如何使用

SD5000变频器功能参数

变频驱动器(VFD)是利用变频技术和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的频率来控制交流电机的电力控制装置。逆变器主要由整流(交流转直流)、滤波、逆变(直流转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和微处理单元组成。变频器通过关断内部IGBT来调节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提供所需的电源电压,从而达到节能和调速的目的。此外,变频器还具有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逆变器控制方式控制方式

低压通用变频输出电压为380-650V,输出功率为0.75-400kW,工作频率为0-400Hz。其主电路采用AC-DC-AC电路。其控制方式已经历了以下四代。

第一代

1U/f=C 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方式:

其特点是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机械性能和硬度良好,能满足一般传动平稳调速的要求,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各个领域。但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低,转矩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较大,从而降低了最大输出转矩。另外,其机械特性毕竟不如直流电机,动态转矩能力和静态调速性能也不尽如人意,而且系统性能不高,控制曲线会随着负载变化而变化,转矩响应慢,电机转动力矩利用率不高,低速时由于定子电阻和变频器死区效应的存在,性能下降,稳定性变差。因此,人们开发了矢量控制变频调速。

第二代

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方式:

它以三相波形整体产生效果为前提,旨在逼近电机气隙理想的圆形旋转磁场轨迹。它一次性产生三相调制波形,并以内接多边形逼近圆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经过实际使用,进行了改进,即引入频率补偿,可以消除速度控制的误差;通过反馈可以估计磁链的大小,以消除低速时定子电阻的影响;输出电压和电流闭环,提高动态精度和稳定性。但控制电路环节较多,且未引入扭矩调节,系统性能并未得到根本性提升。

第三代

矢量控制(VC)模式: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通过三相将三相坐标系中异步电机的定子电流Ia、Ib、Ic转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等效交流电流Ia1Ib1。 -两相转换,然后通过转子磁场的定向旋转变换,相当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中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机的励磁电流)电机;It1相当于电枢电流与扭矩成正比),然后模仿直流电机控制方法得到直流电机的控制量,通过相应的坐标逆变换实现对异步电机的控制。其本质是交流电机相当于直流电机,速度和磁场两个分量独立控制。通过控制转子磁链,然后分解定子电流得到扭矩和磁场两个分量,通过坐标变换可以实现正交或解耦控制。矢量控制方法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转子磁链难以准确观测,系统特性受电机参数影响较大,且等效直流电机控制过程中采用的矢量旋转变换较为复杂,给系统控制带来困难。实际控制效果达到理想分析。结果。

第四代

直接扭矩控制(DTC)模式:

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DePenbrock教授首次提出直接转矩控制变频技术。该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矢量控制的上述缺点,并以其新颖的控制思想、简单明了的系统结构以及优良的动静态性能得到了迅速发展。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电力机车牵引用大功率交流传动。直接转矩控制直接分析交流电机在定子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控制电机的磁链和转矩。不需要将交流电机等同于直流电机,从而节省了矢量旋转变换中的许多复杂计算;不需要模拟直流电机的控制,也不需要简化交流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解耦。

矩阵手把手控制方式:

VVVF变频、矢量控制变频、直接转矩控制变频都是交-直-交变频。它们的共同缺点是输入功率因数低、谐波电流大、直流电路储能电容大、再生能量无法反馈到电网,即无法进行四象限运行。为此,矩阵AC-AC变频应运而生。由于矩阵交-交变频消除了中间直流环节,因此省去了笨重且昂贵的电解电容器。可实现功率因数为l,输入电流为正弦波,可四象限运行,系统功率密度高。尽管该技术尚未成熟,但仍然吸引了许多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其本质不是间接控制电流、磁链等,而是直接实现转矩作为被控量。具体方法是:

:1、控制定子磁链,引入定子磁链观测器,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模式;

:2、自动识别(ID)依靠精确的电机数学模型自动识别电机参数;

:3、计算定子阻抗、互感、磁饱和因数、惯量等对应的实际值,计算实际扭矩、定子磁链、转子转速,进行实时控制;

:4、实现Band-Band控制根据磁链、转矩的Band-Band控制产生PWM信号,控制逆变器的开关状态。

矩阵交交变频,扭矩响应快(

1)当变频器的功率值与电机的功率值相等时最为合适,这样变频器才能在高效率值下运行。 2)当变频器的功率分类与电机不同时,变频器的功率应尽可能接近电机的功率,但略大于电机的功率。 3)当电机频繁启动、制动或重载且工作频率较高时,可选用更高级别的变频器,使变频器能够长期安全运行。 4)经测试,电机实际功率确实有富余,可以考虑使用比电机功率小的变频器,但要注意瞬时峰值电流是否会引起过流保护动作。 5)当变频器的功率与电机的功率不同时,必须相应调整节能程序的设置,以达到更高的节能效果。

3 逆变器箱体结构的选择

变频器的箱体结构必须适应环境条件,即必须考虑温度、湿度、灰尘、pH值和腐蚀性气体等因素。常见的结构型式有以下几种供用户选择: 1)开放式IPOO型本身无外壳,适合安装在电控箱内或电气室的屏、面板、机架上,特别是当多台逆变器集中使用。选择这种类型较好,但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 2)封闭型IP20适用于一般用途,可能有少量灰尘或有一点温湿度的地方; 3)密封型IP45适用于工业现场条件较差的环境; 4)气密IP65型适用于环境条件较差、有水、灰尘和某些腐蚀性气体的场合。

4 逆变器容量的确定

合理的容量选择本身就是节能降耗的措施。根据现有的信息和经验,有以下三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1)确定电机的实际功率。首先测量电机的实际功率来选择变频器的容量。 2)公式法。当一台变频器用于多台电机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至少应考虑一台电机启动电流的影响,避免变频器因过流而跳闸。 3)电机额定电流法变频器。选择变频器容量的过程实际上是变频器与电机优化匹配的过程。最常见、最安全的方法是使变频器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电机的额定功率,但实际匹配时要考虑到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之间的差异,通常是因为所选用的变频器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电机的额定功率。设备容量太大,但实际需要的容量却很小。因此,根据电机的实际功率来选择变频器是合理的。避免使用太大的变频器,这会增加投资。对于轻载,变频器电流一般应按1.1N(N为电机额定电流)选择,或按厂家在产品中标注的与变频器输出额定功率相匹配的最大电机功率选择[1] .

5 主电源

1)电源电压及其波动。特别要注意适应逆变器低电压保护的整定值,因为在实际使用中,电网低电压的可能性比较大。 2)主要电源频率波动和谐波干扰。该区域的干扰会增加逆变器系统的热损耗,导致噪声增大、输出降低。 3)变频器和电机工作时,各自消耗电能。在设计系统主电源时,应考虑两者的功耗因素。

结束语关于变频器的介绍到此结束。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相关阅读推荐:本文带您快速了解逆变器相关阅读推荐:逆变器工作原理及接线图

以上知识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