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 >>内容

致癌物的遗传毒性 遗传毒性致癌物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3-08-06 12:03:54编辑:温柔的背包来源:

网上有很多关于致癌物的遗传毒性的问题,也有很多人解答有关遗传毒性致癌物名词解释的知识,今天每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内容导航:

一、致癌物的遗传毒性

一、致癌物的遗传毒性

大部分“经典”的有机致癌物基本都属于这一类。(1)直接致癌物化学结构的固有特点是具有亲电活性,无需代谢活化(极少例外),能与亲核分子(包括DNA)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

这些物质多为合成有机化合物,包括内酯类(如-丙烯内酯、丙烷磺内酯和,-不饱和六环丙酯);亚烷基环氧化物(例如1,2,3,4-丁二烯环氧化物);子胶;硫酸盐;芥子气和氮芥;活性卤代烃(如二氯甲基醚、氯化苄、碘甲烷和二甲氨基甲酰氯),其中二氯甲醇的高级卤代烃同系物随着烷基碳原子的增加,其致癌活性降低。

除了上述烷化剂外,一些铂配位络合物(如二氯化铂、二氯吡咯烷铂和二氨基环己烷铂)也具有直接致癌活性,顺式异构体通常比反式异构体更具活性。(2)间接致癌物,这类致癌物往往不会在局部接触区域致癌,而是在发生代谢活化的组织中。前体可以分为两类:天然的和合成的。

合成的有多环或杂环芳烃[如苯并(a)芘、苯并(a)蒽、3-甲基胆蒽、7,12-H甲苯(a)蒽、二苯并(a,H)蒽等。];单环芳香胺(如邻甲苯胺、邻茴香胺);双环或多环芳香胺(如2-萘胺、联苯胺等。);喹啉(如苯并(g)喹啉等。);硝基呋喃;偶氮化合物(如二甲氨基偶氮苯等。);链状或环状亚硝胺几乎是致癌的。

但是,随着烷基的不同,靶器官也不同;烷基肼中的二甲基肼可致癌,肼本身致癌性弱;甲醛和乙醛;氨基甲酸酯中的乙酸、丙酯、丁酯均具有致癌性,其中氨基甲酸乙酯(urethane,又称氨基甲酸乙酯)的致癌能力最强,卤代烃中氯乙烯的致癌作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特征是诱发肝血管肉瘤。

国际癌症控制联盟(IARC) IARC分会1978年宣布的34种人类致癌物中,天然物质及其加工产品占了5种,包括黄曲霉毒素、环孢菌素A、烟草和烟雾、槟榔和酒精饮料。黄曲霉毒素B1是最强的致癌物之一,而黄曲霉毒素G1的致癌性要低得多。黄曲霉毒素B2和G2本身不致癌,但认为B2在体内一小部分可以生物转化为B1,因此也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B1可诱发人和除小鼠外的各种实验动物肝癌,特殊条件下还可诱发肾癌和结肠癌。可能是小鼠体内GSH转移酶活性水平较高,可以有效解毒。一些有毒细菌的产物,如环孢菌素A、阿霉素、柔红霉素和庆大霉素,也是前致癌物。这些物质经常被用作药物。烟草即使没有经过燃烧和热解,也会含有亚硝基降烟碱等致癌物质。

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杂环化合物、酚类衍生物等致癌物质。烟草烟雾中还含有大量的促癌物质,这也是提倡戒烟的原因之一。咀嚼烟叶和使用鼻烟所含的亚硝胺可诱发口腔癌和上呼吸道癌。槟榔中的槟榔碱可形成亚硝胺,咀嚼槟榔可增加口腔癌和上消化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无机致癌物如钴、镭和氡由于其放射性可能致癌。

镍、铬、铅、铍及其部分盐类在一定条件下可致癌,其中镍和钛的致癌性最强。

以上就是关于致癌物的遗传毒性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遗传毒性致癌物名词解释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