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 >>内容

兵哥穿机械外骨骼搬运报废武器工作更轻松,但无法行军打仗

发布时间:2023-08-06 21:58:33编辑:温柔的背包来源:

兵哥穿机械外骨骼搬运报废武器工作更轻松,但无法行军打仗

很多朋友对兵哥穿机械外骨骼搬运报废武器工作更轻松,但无法行军打仗不是很了解,每日小编刚好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今天就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近日,在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某部任务现场,保管员穿上单兵机械外骨骼系统搬运报废武器。这是机械外骨骼第一次出现在报废武器销毁线!在新设备的帮助下,不仅搬运工作更加轻松,安全风险也大大降低。

据悉,外骨骼机器人技术是集传感、控制、信息、融合、移动计算于一体的综合技术,为作为操作者的人提供一种可穿戴的机械机构。简要介绍了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指覆盖在人体外部的机器人,也称“可穿戴机器人”。

外骨骼机器人的开发是一项超级任务。要制造一种在需要时能及时提供帮助且绝不会妨碍士兵行动的自动机器人装置,代替他的手脚,承担95%的货物搬运任务,并与人体完全结合,不仅能完成他的愿望,还能频繁预测穿戴者的意图,这并不困难。主要问题是发动机,必须是大功率无噪音的,这就导致了动力源和燃油的问题。

1960年,通用电气公司开发了一种名为“哈迪曼1号”的可穿戴单兵装备,但它只能代替一只人手。麻省理工学院也从1978年开始从事外骨骼机器人项目的研究,但至今没有研制成功。

目前,在五角大楼的“增强人体功能的外骨骼”计划框架内,开发一个完整的(包括腿和手)军用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尽可能轻松地举起重物,携带更多弹药和更重的武器装备,进展相对缓慢。不过,单个外骨骼机器人部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进展。

美国SARCOS研究公司声称,它已经开发出一种可穿戴的能源自动化机器人(WEAR)原型。但不知道是商业炒作后的沉寂,还是项目已经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需要保密的事实。尚不清楚这一计划何时能最终完成。该公司已承诺在2005年全面展示EWAR工作样品。

不过,由伯克利大学机器人与人体工程学实验室负责的美国陆军“伯克利下肢外骨骼”(BLEX)项目已经成熟。这个装置由一个背包式的外部框架、金属腿和相应的动力设备组成。背包内的液压传动系统和箱式微型空速传感器作为液压泵的能源,全面增强人体机能。

这种外骨骼机器人可以保证士兵在平面或斜面上行走。伯克利大学的工程师表示,BLEEX很快就会被教会跑和跳。但是,BLEEX毕竟只是两条可控的机械腿,与五角大楼要求的由手脚组成的完整外骨骼机器人相差甚远。看来短期内美军士兵不太可能装备完整的外骨骼机器人。或许,美国会转向在各种机器人研发方面经验丰富的日本。

日本筑波大学Cybernics实验室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外骨骼机器人(HAL),准确地说,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人腿:“混合辅助腿”。这个装置可以帮助残疾人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行走,毫不费力地爬楼梯。HAL机器人腿的运动完全由用户通过自动控制器控制,不需要任何控制台或外部控制设备。

HAL由一个背包、一套带有电脑和电池的感应控制设备、四个电传装置(分布在髋关节和膝关节两侧)组成。

这种帮助人行走的外骨骼助力系统,配备了很多传感器,如角度测向仪、肌电传感器、地面传感器等。所有动力驱动、测量系统、电脑、无线网络、供电设备都装在一个背包里,电池挂在腰间。它是一个可穿戴的混合控制系统。根据生理反馈和前馈原理研制的助力控制器,可以调节人的姿势,使人感到舒适。

为了研制这种外骨骼机器人,日本科学家综合运用了各种科学技术,如控制论、机电一体化、生物学、医学、信息学、电子学、物理学、数学等等。

除了HAL的“混合辅助腿”,日本还成功研发了全身外骨骼机器人。神奈川工业大学研发的“动力辅助服(PowerAssistSuit Suit)”可以使人的力量提高0.5-1倍。肌肉压力传感器用于分析佩戴者的运动,复杂的气动传输装置可以增加人体力量。事实上,这种设备最初是为护士开发的,以帮助他们照顾更重或根本无法行走的病人。

看来在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上,民用项目领先于军用项目。虽然还没有看到士兵用机械腿行走,但军用外骨骼机器人正逐渐成为现实。当然,由于一些技术参数,如工作连续性、尺寸、重量、反应速度等。它们还远远达不到“万能士兵”的要求,要让外骨骼机器人真正用于行军和战斗还需要一段时间。

以上知识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