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 >>内容

【大芯片】无线充电:手机和汽车都说“好香”!

发布时间:2023-09-17 20:30:28编辑:温柔的背包来源:

【大芯片】无线充电:手机和汽车都说“好香”!

很多朋友对【大芯片】无线充电:手机和汽车都说“好香”!不是很了解,每日小编刚好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今天就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新思科技科普短视频栏目《了不起的芯片》全新上线!新思科技一直致力于打造“人人都能看懂”的行业科普视频,传播更多芯片相关知识,解答各类科技小问题。每周3分钟,更多“核心”知识。本期就来说说无线充电的原理。点击观看视频:无线充电的原理是什么?

无线充电可谓是懒人之光。如果你家里有无线充电设备,那你就再也不用等每年购物节的批发数据线,省下一堆type C转type C,USB转Type C,如果你的车装上了无线充电功能,那你就可以摆脱从线“网”里找中控按钮的日子,从此看清楚内饰,拥有一辆整洁的车。

如果你订的酒店有带无线充电的床头柜,那么至少在这一天,你不用为今天该带哪根线的“赌局”买单,只需要好好睡一觉,第二天充满电醒来。谁用了无线充电,不说:好香!与普通数据线充电相比,无线充电省去了插拔数据线的操作,只需要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指定区域即可开始充电。这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无线充电技术有四种实现方式:电磁感应、磁共振、无线电波、电场耦合。目前最主流的是电磁感应。原理和挂在居民楼外的变压器一样:电产生磁,磁产生电。只是无线充电是把变压器一分为二,发电的部分给充电器,发电的部分给电子设备,比如手机。

除了电磁线圈,充电器中的一些芯片在无线充电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电源芯片和主控芯片。前者的主要作用是将直流电转换成能产生变化磁场的交流电;后者是单片机,主要负责无线充电协议的处理。

由此可以梳理出电磁感应无线充电的整个工作过程:首先是芯片和一系列外围元器件将USB口的直流电变成交流电,通过线圈形成磁场;磁场穿透充电器和手机外壳,手机内部线圈感应电流完成能量传递。

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器设计制造门槛不高,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越来越便宜。目前这种充电器广泛应用于小功率充电场合,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但缺点是充电设备需要对准才能充电,而且因为金属会屏蔽电磁场,所以对外壳材质有一定要求。

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搭载无线充电的智能设备,其实都不是金属机身,无线充电器的后盖也因此采用了陶瓷、塑料、玻璃等材质。同时电磁转换会有明显的损耗,无线充电的效率必然低于有线充电。

第二种无线充电技术是磁共振,由尼古拉特斯拉实现。1890年,他通过自然共振效应发明了“特斯拉”线圈,将普通电压升高,达到百万伏的高频高压效果,并于次年建塔,将电能跨越大西洋输送到全世界。其原理是装置两端与谐振器产生同频磁场,从而实现谐振并产生电能。

磁共振虽然可以让无线传输距离更远,但是由于效率差,加上科技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被其他方法取代。

第三无线电波技术是另一种众所周知的方式。即受电设备直接捕获电磁波获取能量。这就是最早的不用电池就能收听广播的“水晶接收器”的原理。无线电波充电不要求充电端和接收端靠得很近,但它的优点也变成了它的缺点:如果给手机等功率相对较大的设备充电,“充电器”的体积和电磁辐射污染都是无法接受的。

现在这种“充电技术”用得最多的地方是.微波炉。

电场耦合的第四个原理和交流电可以通过电容的原理非常相似。因为电容内部不是导体,如果把电容拆开,一半给充电器,一半给接收器,四舍五入就得到一个“无线充电方案”。由于是电容,“无线充电”的两端要求覆盖面积大,距离小,很难用在手机等体积小的场合。目前这种充电方式主要应用于铁路、无人机、工程电机等。

现在手机等无线充电的技术已经成熟稳定,市场也逐渐规范。但针对新能源汽车等大型移动用电设备的“无线充电”技术仍处于紧锣密鼓的研发阶段。如果未来有成熟的方案被广泛实施,那将是广大新能源车主的福音。

以上知识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