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 >>内容

阿魏酸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阿魏酸钠是治疗什么的

发布时间:2023-10-07 09:58:53编辑:温柔的背包来源:

网上有很多关于阿魏酸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的问题,也有很多人解答有关阿魏酸钠是治疗什么的的知识,今天每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内容导航:

一、阿魏酸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二、哪些药方可以治疗痛经?

一、阿魏酸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阿魏酸钠是静脉滴注的常用药物,属于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其主要成分为阿魏酸钠,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液供应,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注射用阿魏酸钠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使用相对安全。

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一定要多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坚持早睡早起,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温开水,多吃水果蔬菜。

二、哪些药方可以治疗痛经?

痛经是指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严重到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后者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

中医又叫“痛经”,又称“月光腹痛”、“经期腹痛”、“经期腹痛”等。“痛经”的范畴也叫“经期腹痛”。【配方1】调肝汤【产地】卷《傅青主女科》含山药15g(炒)、阿胶9g(白面炒)、当归9g(酒洗)、白芍9g(酒炒)、山茱萸9g(蒸)、巴戟天3g(盐水浸泡)、甘草3g。【功能】补肾填精,养血止痛。

主治:肾气不足型痛经。症见经期或经期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而薄,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尿多,面色晦暗,舌质淡,苔薄,脉沉细。[解决方案]处方中的巴戟天和山茱萸补肾益气,填肾精;当归、白芍、阿胶养血止痛;山药和甘草。补脾肾生精血。全方起到补肾益精养血,止痛的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巴戟天能显著增加小鼠体重,延长小鼠游泳时间。醇提物和水煎液具有明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用法】水煎服。【注意事项】阿胶需服用。【配方二】黄芪建中汤【来源】《金匮要略》【组成】麦芽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黄芪5克,炙甘草6克。【功能】补肾益气,和中止痛。

【主治】气血不足型痛经,表现为经期或经期后小腹隐痛压痛,经量少,色淡,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解决方法]处方中黄芪、党参、桂枝补气,调经止痛;当归、白芍、麦芽糖养血,和中止痛;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胃活血。要想补血,先建中州。全方起到益气养血,和中止痛的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肉桂醛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白芍具有良好的镇痛和解痉作用。黄芪能促进新陈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中蛋白质的更新。【用法】水煎服。【配方三】葛夏逐瘀汤【出处】《医林改错》卷含【成分】五灵脂(炒)6克、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碾泥)9克、牡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延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红花9克等。

【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主治:气滞血瘀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中腹胀疼痛,胸胁胀痛,乳胀,经行不畅,经行暗紫,肿块下少痛,舌暗紫,或有瘀点,脉或弦强。【解决方法】桃仁、红花、赤芍、牡丹皮、当归活血化瘀;五灵脂、元胡、川芎活血止痛;枳壳、香附、乌药行气止痛;甘草调和各种药物。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灵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降低心肌细胞的耗氧量;缓解平滑肌痉挛。桃仁能明显延长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水煎液能抑制体外血栓形成,水煎液能促进纤维。【用法】水煎服。轻者少吃药,重者多吃药。

【注意事项】痛经严重伴恶心呕吐者,酌情加吴茱萸、半夏、莪术;若伴有腹胀或肛门疼痛,可加入姜黄、川楝子。感冒患者小腹冷痛,酌情加入艾叶和小茴香;对于发热、口渴、舌红、脉数者,酌情加栀子、连翘、黄柏。【配方4】温经汤【来源】《金匮要略》【组成】吴茱萸9克,当归9克,阿胶9克,麦冬9克,白芍、川芎、人参、桂枝、牡丹皮、甘草、生姜、半夏各6克。

【功能】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主治:寒凝血瘀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中腹部冷痛,拒按,月经血少,色暗块状,肢冷,面色苍白,舌暗,苔白,脉紧。

【方杰】吴茱萸、桂枝为方中君药,用于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当归、川芎活血化瘀,促进再生;牡丹皮是祛瘀、通经、清热的臣药;阿胶、麦冬、芍药滋阴养血,能止血;人参、甘草能补气、健脾、调血;冲任二经均与足阳明胃经相通,半夏能降胃气、散郁结,有助于祛瘀通络。生姜暖胃、降逆、散寒、助生化,都是辅助药;甘草。协调各种药,也当药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方主要有镇痛、抑菌、舒张血管、抗过敏、子宫收缩等作用。在此方基础上可加减药物,用于多种妇科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习惯性流产、更年期子宫出血、子宫发育不良、不孕症等。【用法】水煎服。

【注意事项】若腹部冷痛,可去牡丹皮、麦冬,加艾叶;气滞血瘀者可加香附子、乌药;如果颜色太浅,去掉牡丹皮,加入艾叶和熟地黄;黄芪等。用于气虚严重的患者。崩漏患者服药后血容量可能增加,这是正常的,瘀血排出后才能止血。[配方5]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出处] 《中医妇科学》(第6版)

【成分】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红藤、败酱草、薏苡仁、黄连、莪术。【功能】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主治:湿热蕴结型痛经。症状为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连腰骶部也有疼痛,或平时有轻微腹痛,直至经前疼痛加重,月经量过多或经期过长,月经量色紫红色、粘稠或有血块,平时白带多,有黄臭味,或伴有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或细。

[解决方案]方中黄连、薏苡仁清热利湿;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牡丹皮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莪术、香附、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生地黄、白芍能凉血清热,止痛。全方具有清热燥湿、化瘀止痛的功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具有抑制胃液分泌、杀菌、止泻的作用。莪术水提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小动脉血流恢复,完全阻止小动脉收缩,明显促进局部微循环恢复。【用法】水煎服。【配方六】川乌温经汤【产地】《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组成】炙川乌1.5g、炒当归12g、炒白芍12g、川芎12g、肉桂10g、吴茱萸3g、姜半夏9g、炒党参15g、独活6g、威灵仙6g。

【功能】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主治:寒凝血瘀型痛经。症状为月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疼痛更剧烈,发热减少。月经量色暗红有肿块或黑豆汁,量少或血液循环不畅,伴有肢冷,脉沉或迟,舌苔白。[方杰]处方中主药为温经散、川乌温经止痛、吴茱萸散寒止痛、姜半夏降逆止呕、独活、威灵仙止痛、党参补气。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吴茱萸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半夏具有抑制呕吐中枢和止呕作用,各种炮制品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独活具有抗炎、镇痛和镇静作用。威灵仙具有镇痛作用。【用法】水煎服。

【注意事项】血块宜与没药、丹参、紫茎泽兰、益母草、失笑散等同煎。腹胀疼痛加香附、小茴香、艾叶;湿润时加入苍术和茯苓;用于妇科检查后肾阳虚或子宫发育不良患者,鹿角、紫应时、淫羊藿、巴戟天等。可以添加。[处方7]景清导滞汤[产地]《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组成]炒当归、焦白芍、郁金、萨格勒布、川楝子、红藤各12g,元胡9g,柴胡15g,苏松粉(滑石36g,甘草6g,薄荷15g)。

【功能】养血清肝,理气止痛。主治:肝火湿热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胸胁、乳房胀痛,月经量多或经期长,月经量色紫红色,有稠或血块,平时白带多,气味黄浊,或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或细。

【方杰】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散结调经;当归、白芍、郁金、萨格勒布养血柔肝,理气解郁;川楝子、延胡索理气止痛;红藤、滑石、甘草、薄荷可清热利湿通络。全方起到清肝舒肝、利湿通络的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川楝子能松弛Oddi括约肌,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泄。柴胡具有良好的抗脂肪肝、抗肝损伤、利胆和降转氨酶作用。郁金具有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脱脂和抑制肝细胞纤维化的作用,可抗肝毒性病变。姜黄还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延胡索具有明显的镇痛镇静作用。【用法】水煎服。

注意:此方为自拟药方。对慢性输卵管炎和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症也有效。如乳房肿块、皂角刺、小金丹;有五彩的香椿根皮、芙蓉花和车前草;月经量多加侧柏炭和棕炭。服用本方时,既要忌辛辣刺激性之品,也要调整情绪,保证疗效。煎滑石和薄荷。【处方8】化痰汤【来源】上海中医学院朱南孙【组成】蒲黄15g、五灵脂12g、山楂12g、青皮4.5g、血竭粉3g。

【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散膜。适应症:适应症:功能性痛经中的膜性痛经。其临床表现以痛经剧烈、膜状瘀血为特征。【方杰】蒲黄、五灵脂、血竭止血、化瘀止痛;山楂行气化瘀;青皮疏肝理气;本方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散膜之功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朱发现膜性痛经患者血E2水平异常升高,整体血粘度增高,子宫内膜出现局部微观病理和组织化学改变,可认为气滞血瘀的严重程度。本方集破气导滞、活血化瘀于一体,具有降低异常升高的E2水平,改善机体血粘度和子宫瘀血,促进子宫经血通畅,使患者达到膜痛缓解,接近痊愈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注:本方由朱南孙学生徐斌超编辑出版,本方剂量由编者拟定。热者加红藤、石菖蒲,寒者加茴香、生姜。蒲黄、五灵脂炒熟,取血竭粉。【配方9】温经散寒汤【产地】《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组成】当归10g、川芎10g、金铃子10g、延胡索10g、赤芍12g、白术12g、五灵脂、制香附20g、紫应时20g、胡芦巴6g、茴香6g、艾叶6g。【功能】温经化瘀,散寒止痛。

【适应症】本方适用于冲任寒湿脉型痛经。主治:经前或经中腹痛或惊风,感寒重,压痛剧烈,热痛减轻,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恶寒便溏,苔白腻,脉紧。

【解决方法】处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五灵脂、金铃子、延胡索、制香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白术健脾和胃,和中燥湿,以制约上述药伤耗气之弊;紫应时性味甘温,入心肝温子宫,胡芦巴性味苦温,入肾补命门之火,有温肾阴、散寒湿之功。所以与紫应时一起使用时,能直达子宫,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小茴香和艾叶也有温经散寒的功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延胡索具有显著的镇静、镇痛、安神作用。茴香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固形物含量;它还促进肝组织再生,并具有止痛和己烯雌酚样作用。艾叶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五灵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用法】腹痛后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注意事项】紫应时先碎后炒。五灵脂炒。

【配方10】少腹逐瘀汤【产地】卷《医林改错》【组成】小茴香(炒)7个、干姜(炒)0.6g、元胡3g、没药6g(地)、当归9个、川芎6g、肉桂3g、赤芍6g、蒲黄9g、五灵脂。【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主治】本方适宜于寒凝血瘀型痛经。症见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

【方解】本方所治证属小腹寒滞瘀积,或妇女冲任虚寒,瘀凝内阻,血不归经所致。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小茴香能促进胆汁分泌,使胆汁固体成分增加;并促进肝组织再生,另有镇痛及己烯雌酚样作用。艾叶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干姜甲醇或醚提取物有镇静、镇痛、抗炎作用。没药对离体子宫先呈短暂的兴奋,后呈抑制现象。五灵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

【用法】水煎服。

【按语】蒲黄、五灵脂包煎。

【方十一】血府逐瘀汤

【出处】 《医林改错》 卷下

【组成】当归、生地黄、红花、牛膝各9克,枳壳、赤芍各6克,川芎、桔梗各5克,柴胡、甘草各3克,桃仁12克。

【功用】凉血清热,通经止痛。

【主治】本方适宜于血热壅阻型痛经。症见经前小腹疼痛或有灼热感,经来则痛甚,经色深红,质稠夹有血块,经行不畅,或伴有低烧,口干,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方解】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三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桃仁可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煎剂对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水煎液有纤维促进作用。红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度。桔梗粗皂苷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

【用法】水煎服。

【方十二】参脂痛经汤

【出处】 《中国妇科秘方全书》

【组成】人参9克,五灵脂15克,元胡、当归、白芍、川芎各12克,制香附10克,甘草3克。

【功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痛经。

【方解】方中人参补气健脾,五灵脂、元胡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当归、白芍、川芎活血化瘀,香附理气调经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灵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当归及其阿魏酸钠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当归水浸液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芨红细胞的生成。

【用法】水煎服。

【按语】五灵脂包煎。

以上就是关于阿魏酸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阿魏酸钠是治疗什么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